禽畜养殖过程中,寄生虫问题犹如隐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时刻威胁着禽畜的生长发育与健康。传统驱虫药在长期使用后,不少寄生虫已产生耐药性,效果大打折扣。而新型禽畜驱虫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能有效对抗多种耐药寄生虫,为禽畜健康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1.广谱高效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复方制剂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复方制剂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新型禽畜驱虫药之一。阿苯达唑能与虫体的β-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聚合,干扰虫体的营养吸收,最终导致虫体死亡,对蛔虫、钩虫、绦虫等多种线虫类寄生虫效果显著。伊维菌素则通过促进虫体内γ-氨基丁酸(GABA)释放,阻断神经信号传递,使虫体麻痹死亡,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二者协同作用,扩大了驱虫范围,对禽畜多种体内外寄生虫及虫卵,如蛔虫、鞭虫、钩虫、螨、虱、蜱等都能强力灭杀,大大提高了驱虫效率。
2.安全低毒的三氯苯达唑
三氯苯达唑是新型咪唑类驱虫药,对各种日龄的肝片形吸虫均有明显驱杀效果,且毒性较小。在牛、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的肝片吸虫防治中表现出色,也能有效应对牛大片形吸虫、鹿肝片吸虫等。相比一些传统驱虫药,它在保障驱虫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对禽畜机体的毒副作用,减少了用药后禽畜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让养殖户使用起来更为安心。
3.便捷实用的使用方式
新型禽畜驱虫药在使用方式上也更加便捷。以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为例,通常采用混饲的方法,治疗猪、牛、羊时,每100g拌料200kg,混匀后饲喂,连用3 - 7天。像种母猪产前15天左右、保育仔猪阶段、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15天左右以及种公猪一年2 - 3次等关键时间节点进行驱虫,操作简单,易于规模化养殖推广。部分驱虫药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外用,如一些用于驱杀体外寄生虫的药物,可通过喷雾、涂刷等方式直接作用于禽畜体表,精 准打击寄生虫。
尽管新型禽畜驱虫药明显,但使用时仍有诸多注意事项。首先是剂量把控,务必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兽医建议使用,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禽畜出现不良反应。其次,不同禽畜种类、年龄、生长阶段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幼龄动物(如2月龄以下宠物)及孕期母畜往往要谨慎使用。另外,复方制剂中的某些成分,如伊维菌素对水生生物毒性较强,使用过程中要避免药物残渣污染水源,保护周边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