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问题一直是影响禽畜健康与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禽畜一旦感染寄生虫,生长速度会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严重时甚至引发疾病导致死亡。驱虫药的合理使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下面来深入了解禽畜驱虫药的作用机制与效果。

一、常见禽畜寄生虫类型
禽畜寄生虫种类繁多,大致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线虫等,多寄生在禽畜的胃肠道、肝脏等器官,它们抢夺禽畜摄入的营养,影响禽畜消化吸收功能,导致禽畜消瘦、生长缓慢。体外寄生虫像螨虫、虱子、蜱虫等,寄生于禽畜体表,不仅会引起禽畜皮肤瘙痒、脱毛,还可能传播其他疾病,降低禽畜免疫力。
二、禽畜驱虫药的作用机制
抑制寄生虫神经传导:部分驱虫药如阿维菌素类,作用于寄生虫的神经系统。阿维菌素能刺激寄生虫靶器官,抑制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γ-氨基丁酸在神经肌肉传导中起关键作用,其释放被抑制后,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使得寄生虫肌肉麻痹,无法在禽畜体内正常活动、摄取营养,最终死亡,从而达到驱虫目的。
破坏寄生虫细胞结构: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如阿苯达唑、芬苯达唑等,通过与寄生虫细胞内的微管蛋白结合,干扰微管的正常功能。微管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包括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微管功能被破坏后,寄生虫细胞无法正常进行代谢活动,细胞结构受损,虫体生长发育受阻,进而被排出禽畜体外。
干扰寄生虫代谢过程:某些驱虫药能够干扰寄生虫的能量代谢。例如,一些药物可以抑制寄生虫体内特定酶的活性,这些酶参与寄生虫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利用过程。当酶活性受抑制,寄生虫无法有效获取能量,生存能力下降,逐渐被禽畜机体清除。
三、驱虫药的实际效果
不同类型的禽畜驱虫药对不同寄生虫的驱虫效果存在差异。阿维菌素类药物对体内外寄生虫都有较好效果,对畜禽的蛔虫、螨虫等常见寄生虫驱虫率较高。在猪场使用阿维菌素进行驱虫,可有效减少猪体表螨虫数量,改善猪的皮肤健康状况,同时对体内蛔虫等也能起到驱杀作用。苯并咪唑类药物对线虫、吸虫、绦虫等体内寄生虫效果显著。在牛羊养殖中,使用阿苯达唑可较好地驱除牛羊胃肠道内的绦虫和线虫,减少寄生虫对牛羊消化系统的损害,提高牛羊的生长性能。
要实现良好的驱虫效果,需正确使用禽畜驱虫药。根据禽畜种类、年龄、寄生虫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例如,幼龄禽畜对药物耐受性较低,剂量需严格把控;不同寄生虫对药物敏感性不同,混合感染时要选用能覆盖多种寄生虫的药物或联合用药。同时,要注意用药时机,如在寄生虫感染初期用药,可减少寄生虫对禽畜机体的损害。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也能有效降低寄生虫感染风险,保障禽畜健康生长,提升养殖效益。